实证型高水平英文论文基本结构与写作体会

作者:黄合来 中南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本文是在作者长期的英文论文写作实践和与学生交流沟通中归纳出来的个人体会,供参考。   建议写作顺序: Method – Data – Results – Introduction – Discussion  – Conclusion – Abstract – References   论文各部分写作内容与注意事项 1.       Abstract 标准摘要五句话,包含五个层次的内容: 1.1 Introduction: 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研究,现状中本项研究的缺失或者做了但是存在不足; 1.2 Method:用什么方法做这个研究; 1.3 Data:用什么样的数据来验证你的方法; 1.4 Results:从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

View More 实证型高水平英文论文基本结构与写作体会

科研思维与论文写作之“5C”法则

作者:黄合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1679-335259.html 【摘要】科学研究是开拓求新和严谨求实的有机结合,在科研设计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本文创新性地提出科研思维和论文写作的“5C”法则,包括评判性(critical)、一致性(consistent)、简洁性(concise)、清晰性(clear)和完整性(complete),以期为年轻学者的科研训练和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研思维;论文写作;5C法则   【前言】   科学研究实践可以用胡适先生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进行概括,是一个开拓求新与严谨求实的有机结合。“求新”是基于对客观现象或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挣破旧有理论束缚,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而“求实”是一个尊重证据,对新的方法或理论严谨求证的过程。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两者的相辅相成,“求新”和“求实”两大准则应该贯穿整个科研实践过程。   求新和求实两大准则较为抽象,实际科研工作要求遵循一些实用性更强的原则。良好的科研思维对于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极为关键,而科研思维的形成需要较为长期的训练。本文提出一个科研思维与论文写作的“5C”法则,力求具体,力求实用,以期为年轻学者和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训练和规范提供参考。 一、评判性(CRITICAL) 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是西方教育体系的一个关键目标[1-5],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争论最为广泛的的议题之一[6]。美国哲学学会[1]定义评判性思维为“有目地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过程,是针对该判断所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前后关联等所做的阐释、分析、评价、推断和解释”。针对科学技术创新的评判性思维是科研能力的核心价值,评判性思维的培训是高等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科研方法有三种:新方法解决老问题,老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毫无疑问,科研需要“新”,即创新性。创新从何而来?创新不是凭空臆想的主观主义,也不是灵光一现的机会主义,创新来源于对已有知识产生的背景、过程、证据、方法、理论、以及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作出理性思考和推断。此外,科研不应为“创新”而创新,而应为“实践”而创新,有科学价值的创新研究工作应该拥有充分而合理的证据支撑。而其反映到具体的科研能力上,其核心就是一种评判性思维。   具体来讲,对于“新方法解决老问题”,需要评判为什么老问题需要新方法?为什么新方法具有解决老问题的潜力?对于 “老方法解决新问题”,需要评判为什么新问题需要解决?为什么老方法可以解决新问题?最后对于“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同样要评判为什么新问题值得研究?此外,与老方法相比,为什么新方法更有潜力解决该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科研设计和论文写作的必要切入点。   由于科研思维过程和论文写作思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更为具体的把评判性思维反映到以基本论文结构为脉络的各个部分当中。   (1)研究背景 研究领域背景的重要性,比如对社会、经济、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研究问题 评判该研究问题对探究大的研究背景领域的积极意义和潜在贡献。  (3)文献综述…

View More 科研思维与论文写作之“5C”法则